高效溫習|考試周陪太子讀書學習模式四選一 前幼師媽媽教高效溫習Tips

升學教育

撰文: 王明芳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3 17:01

分享:

分享:

考試周陪太子讀書,前幼師媽媽教高效溫習Tips。

踏入6月又到考試周,家長又要變身書僮,陪太子讀書,如果小朋友讀極唔入腦,父母可能會覺得好頭痛。育有兩名就讀小學兒子的前幼兒Nana媽媽過往就分享過,想幫助小朋友更有效率溫習,就先要了解小朋友的學習風格,找到適合的方式,讓他們更易吸收和理解知識。

Nana媽媽指出,小朋友的學習模式大致可分為4類,包括視覺型學習(Visual)、聽覺型學習者(Auditory)、閱讀型學習(Reading)、動態/觸覺型學習者(Kinesthetic)。

最新影片:

高效溫習|視覺型學習者

特徵:小朋友喜歡用眼睛洞察環境(觀察力敏銳),他們偏好處理「視覺接收」的訊息,進而理解內容並記憶。小朋友通常喜歡看漫畫或電影,更勝於睇書,因為影像給他們的衝擊與印象更為深刻,記憶更好。

建議:

  • 多用圖像、畫圖、思維圖或影片教學。
  • 小朋友看過的畫面與場景,都印象深刻,有助於啟動右腦機制,將資訊轉化為長期記憶。

延伸閱讀:中文科重點溫習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高效溫習|聽覺型學習者

特徵:聽覺型小朋友偏好透過聲音的刺激來接受訊息,相較圖片或文字,更容易將注意力聚焦於聲音或旋律。若處於嘈雜的環境下,較容易焦躁或無法集中思緒。

建議:

  • 把需要背誦的內容設計成口訣、故事有助於專注與記憶。
  • 將溫習內容整理後錄音再反覆播放,將文字內容轉化為聲音來學習。

高效溫習|閱讀型學習

特徵:小朋友擅長解讀文字線索,如果有一張海報閱讀型學習者則會先注意到文字,透過文字可以最快理解訊息,也偏好透過閱讀來取得知識,愛看書,愛寫字,能夠以文字表達抽象的概念,轉化為大腦容易理解的訊息。

建議:

  • 適合整理文字筆記來溫書,通常書寫進行思考,或利用書寫加強記憶。
  • 書寫並非反覆抄寫,而是經過分析、統整、歸納資訊後,再將重點與結論整理成筆記。

高效溫習|動態/觸覺型學習者

特徵:小朋友偏好透過體驗來學習,對於死板教學不感興趣,愛自己動手試,愛玩,如砌lego就可以好專心,彈琴又可以好專心。只要孩子學習到,容許他們好動些。有文獻指出他們能夠將感覺、動作與訊息迅速串接起來,展現出驚人的學習力,因此相對於聽講或讀寫,觸覺型學習者更需要實際行動。

建議:

  • 由於他們不喜歡寫字,在處理大量文字資訊時,則可輔以畫圖、講解或加上肢體動作幫助記憶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